发布日期:2014-12-12 浏览人数:
套用今年最流行的一个句式“制造虽易,质量不易,且行且珍惜”。庞大的市场占有率是“中国制造”引以为豪的发展名片,但如此快速的“中国速度”与市场美誉度之间所形成的隐形落差需要用“中国质量”来补位。反观2013年,欧债危机下的欧洲各国经济哀鸿遍野,唯有德国一家成为欧元区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究其根本,德国制造业的长盛稳定,无疑是其抵御欧债危机的铜墙铁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透过行业视角解析“德国品质”的精髓所在,小编带你一同揭秘“德国制造”强大的真相。
如下三则小故事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德国制造”:
一、帐篷的故事: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灾区陆续收到各国援助的帐篷等救灾物资。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灾民们相互打听住的是哪个国家的帐篷,而住德国帐篷的灾民往往引来周遭羡慕,因为德国的帐篷质量是好的。
二、钟表的故事:德国殖民时期在青岛江苏路修建的基督教堂的钟表迄今运转正常。2010年,在华投资生产大型齿轮的一名德国商人陪父亲在青岛游览时看见了这座钟表,老人顿时认出了钟表所用的齿轮便是由他的家族企业供应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德国商人表示:“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这些齿轮没有任何问题,还能再用上300年,真要维修时,恐怕要到我的曾孙一代了。”
三、桥梁的故事:1906年,德国泰来洋行承建甘肃兰州中山桥,1909年建成。合同规定,该桥自完工之日起保证坚固80年。在1949年解放兰州的战役中,桥面木板被烧,纵梁留下弹痕,但桥身安稳如常。1989年,距桥梁建成80年之际,德国专家专程对该桥进行了检查,并提出加固建议,同时申明合同到期。如今,中山桥仍然照常使用,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论是帐篷、钟表、桥梁,还是汽车、火车、轮船,“德国制造”大致具备了五个基本特征:耐用、务实、可靠、安全、精密。
但“德国制造”的光环并非与生俱来,从历史上看,“德国制造”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灰姑娘”式的蜕变进程。
行业观点精华:《德国制造业强大的真相》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迄今长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标准化建立的体系保障。
一、是科技创新体系。
德国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建立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传播和人力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它的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协调。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德国企业对研发投入毫不吝啬,研发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3%,位居世界前列。据统计,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有11家德国公司,排名第一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年度研发费高达58亿欧元。
二、是标准化和质量认证体系。
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为德国制造业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建立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德国标准化学会(DIN--DeutschesInstitutfuerNormung)所制定的标准涉及建筑、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和家政等几乎所有领域,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其中约9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二是建立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既有效协调了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又确保了“德国制造”的质量,还整体提升了“德国制造”的竞争力。
是什么制造了“德国制造”
德国制造企业所采取的增加创新投资的措施,进而占领技术制高点,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德国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其过硬的产品质量,而过硬的产品质量源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在德国制造业公司的营业额中,27%以上是来源于创新产品。这些创新产品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市场来说都是新颖的。尖端技术产品的营业额中,7%以上用于研发。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预算则在全部收入的2.5%-7%之间。通过快速实施新的创新技术,公司能够迅速在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德国制造文化内涵及关键因素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是其精神文化的焦点和结晶,更是“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其在制造业的具体表现,则可归纳为五大行业文化。
专注精神
在德国,“专注”是其“理性严谨”民族性格的行为方式。德国制造业者,“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力图做到强,并成就大业。“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这恰恰印证了老子的哲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中国制造业乃至各行业,目前还普遍存在“超常规、跨越式放量发展”的浮躁现象,耐不住寂寞和诱惑,缺乏专注精神。
标准主义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必然演化为其生活与工作中的“标准主义”。德国人生活中的标准比比皆是,如:烹饪佐料添加量、垃圾分类规范、什么时间段居民不可出噪音、列车几点几分停在站台的哪条线。他们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这种标准化性格也必然被带入其制造业。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超过3万项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DIN,是“德国制造”的基础。
精确主义
德国人做事讲究精确,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很突出。德国人不精确的话不说,不精确的事情不做。据《欧洲时报》报道,德国制衣业委托一家研究所重新测量和统计有关德国人身材的数据,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制衣尺寸。精确主义直接给德国制造带来了精密的特性。
相比之下,中国语言中的高频词汇“差不多”,在表现中国人驾驭“不确定性”功力的同时,则也显示了一种负面的不求精确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中国制造普遍精度不高的文化原因,就包括这个“差不多”文化。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的综合表现;而“完美至臻”则德国制造的根本特征。
追求完美(Gruendlichkeit)的工作行为表现是“一丝不苟、做事彻底”,也就是“认真”。这已经是德国人深入骨髓的性格特征。德语有一谚语:“犯错误,都要犯得十全十美。”德国人做什么都要彻底到位,不论是否有人监督,也不论是职业工作还是做家务,做不完美、有瑕疵就深感不安。
秩序(程序)主义
“标准主义”的时间维度表现是“程序主义”,其空间表现则是“秩序主义”。 德国人严守秩序。有一谚语:“秩序是生命的一半。”德国人特别依赖和习惯于遵守秩序,离开了秩序就会感到焦虑和寸步难行。
这个秩序感首先体现在时间管理上。德国人不分男女老幼,人手一册《日程日历》,每天各时段的活动,乃至圣诞节做什么,一切日程提前计划,而不是临时即兴决定。
秩序主义在具体工作中则主要表现为流程主义,其空间表现,则是物品放置的条理性。无论是家庭中的杯子、碟子,还是领带、衬衣,乃至工作场所的文件、工具等物品,都摆放井然有序;否则便找不到东西。所以,加上德国人的洁癖,在德国企业无需推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一切都在自觉之中。
今天的中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甚远。面对诸多挑战,吸取德国制造业的精华,加上中国人的聪明与勤劳,相信,中国品质必将成为中国响当当的名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金属加工小编整理这些内容,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德国的先进之处,提升我国的制造水平。
电话:0531-88977166 传真:0531-88977066
邮箱:info@parker-chn.com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泰广场9号楼南区9层